| 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今天,在三星等国际行业巨头纷纷落地西安之后,发展临空经济已经成为陕西这个内陆省份的必然选择,并获得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6月14日,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专题研究航空服务业发展时就明确指出,要抓住国内外相关企业在陕加紧布局和三星电子提供较充足外运货源的机遇,加大对重点航线的支持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积极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和物流及相关配套企业,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产业聚集能力,努力实现互利多赢。要围绕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成全国重要航空枢纽的目标,认真研究对相关项目的支持政策并抓好落实,推动全省航空服务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如此定位,正是基于陕西省委、省政府对陕西经济发展现状的清醒认知。多年来,陕西的航空货运发展滞后,对高端企业的航空配套服务能力远没有跟上。“比如美光集团,他们的货物目前是由联邦快递空运或陆运至北京、上海等地,集中后再由联邦快递的转运中心进行空运。空运的制约已经成为我们吸引高端产业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更为紧迫的是,郑州、重庆、成都等周边城市的空港经济区正在迅猛发展,“从空港经济区的辐射和集散功能来看,一旦我们周边省份建成区域性航空经济集散中心,形成洼地效应,将很难再实现反超,势必将影响我省临空经济体系构建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尽管临空经济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个新事物,但在王学东眼中,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以临空经济发力,西咸五组团中产业特色最明显的新区,空港新城依托战略门户优势,瞄准建设国际航空城实验区的发展愿景,以“产业立城、产城一体”的具体实践,扎实推进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全省综合交通枢纽等建设,大力发展航空服务业、临空高端制造业等新型业态。
按照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趋势,空港新城确立了建设“第四代国际空港城市”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区域开发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初具形象,空港核心功能快速构建,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大开发、大建设的局面已经形成,城市面貌初显。两年的建设实践使空港城市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新一轮的空港经济区竞争正在国内火热进行,空港新城以国际一流的标准要求自己,瞄准国家级航空城示范区,通过重点发展航空服务业,建设新型空港城市。 |